English

做个有良知的开发商

2000-11-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潘石屹 陈家刚 我有话说

“在都市的发展上,我们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建立都市的技术上几乎没有限制;我们可以建造出任何城市,只要我们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南京市先锋书店,应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主编史建之邀,前来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书市“概念楼书书系”签名赠书活动的北京红石集团总经理潘石屹和成都豪斯集团总经理陈家刚,这两位参与建造都市的房地产界的“大腕”,告诉了记者他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潘石屹:

我是真的喜欢盖房子

未见潘石屹本人之前,曾专门到怀柔去看过张永和为他在山里盖的房子,这房子有个雅致的名字——山语间。这幢用当地的石头盖起来的大房子视野开阔,夜晚能数着星星入睡。房子盖在山坡上,山间的景观触手可及。也曾被带去参观过他一手制造的SOHO现代城,在国贸往东一公里处,楼盘于破土动工之前已基本销售完毕并引起广泛争议。此刻,这位备受业界和媒体关注的大老板显得随意、平实,很有亲和力,使本来出于工作需要而做的采访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对他真正的兴趣。

出生于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的潘石屹有着艰苦的童年,受惠于高考制度的恢复。1987年从石油部某机关辞职下海,在深圳、海南完成了原始积累,于1992年回京创办北京万通。万通新世界的销售创造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奇迹,写字楼的价格每平米3000多美金,是当时市价的三倍,潘石屹由此成名,奠定了在业界的地位。后来万通集团发生权力裂变,潘石屹离开,重新开始,仍然是在北京盖房子,他的眼光看准了现代城这块地。在房地产界,潘石屹非常强调地段,他认为,地段选择好了,项目就成功了65%,他之所以一直在北京做项目,也是因为这一点。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现代城就是要在北京的CBD(CentralBusinessDistrict)内建设适应新经济需要的新型物业,它的目标客户是那些活跃在信息社会,工作与生活自由度大的人群“居家办公”。SOHO现代城强调居住的三个空间:第一空间是流动、开敝、可随意组合的空间。设计上以“可开可合”的墙壁为主要特征,创造出工作和生活和谐统一的环境;第二空间是视线、思绪和心灵的空间,每四层人家共享的“空中四合院”满足了现代人休闲和交往的双重需要;第三是智慧、信息和速度的空间,SOHO现代城光纤入楼,每一个住户都能够享受宽带网络带来的信息的畅通。

SOHO现代城应该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次创新之举,也是在新经济下CBD内物业开发的一个成功案例。几年前在商界尤其是房地产界流行着一个词“做局”,潘石屹对这个词非常反感,认为这是对专业精神的亵渎,是培养投机取巧、不务实的作风,而不是去认真地研究产品,去研究市场。他说,房地产的开发是为未来的人们营造生活和工作的空间,房地产业是行业之母,房地产商应从最根本点出发,这个根本点就是人的行为和市场需求。房地产不同于建筑施工,在于房地产不仅仅受限于技术规范,还要有经营艺术和建筑艺术,这样才能有好作品。他的经营思想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宁愿孤独,绝不跟风。

陈家刚:

将青瓦的历史放在视野之内

记忆中的陈家刚从没有一个人单独出现的时候,他的身边永远是一群人:艺术家、记者和助手……曾经在深圳华侨城何香凝美术馆和北京三联书店几次见过他,他总是那样被一群人簇拥着。记者想,他的身边太热闹了,他太像个老板了。然而,你的职业决定了你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某些人是你的工作绕不过去的。实际上,陈家刚本人并不张狂,也许正好相反,当你面对他时,你会觉得他不仅有教养,而且那张脸相当诚实。

陈家刚毕业于重庆建筑学院,然后成为西南设计院的一名设计师。凭借上海图书馆、北京中国电影宫、上海文化艺术中心、四川建筑师会馆等一系列获奖方案,他成为卓有成就的青年建筑师。1992年担任成都豪斯物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其间陈家刚涉猎了建筑设计、化妆品销售、房地产经营三个领域。陈家刚不同于中国别的房地产商的地方在于,他本人就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作为一名专业的建筑师,陈家刚认为,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体化、私密性、形式化,而其生活内容和生活行为是单一的,其表面辉煌之下的局促拘谨,宏大建筑之中的孤独,对中国人很不合适。中国人很在乎生活的实质性内容,喜欢集体性氛围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这种方式体现在建筑上,就是“院宅建筑”。“院子”是中国人几千年生活方式的载体,它所体现出的亲情关系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四周。中国人不适合别墅,别墅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上河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想法。对“院宅”概念的思索,构成了上河城独特的建筑语言,其实质就是呈现老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烈的市民气息,发掘适合现代生活的居家形式。成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地域性,成都人际交往密切,茶馆、饭馆众多,是成都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在成都人生活方式上,则是它的建筑——院子。上河城就是用“院子”的概念去建造现代住宅。传统院子里的坝子、天井、天台、堂屋、厢房等构造在上河城演绎为地下车库、生活服务中心、中央草坪广场、屋顶花园、随意的院式户型等。“上河城——一个充满回忆的新城”,一部分中年成功人士在这里找到了童年的回忆,房子销售得很好。

在整个上河城的规划设计中有一些是软性的规划,如上河美术馆、上河城乡土民俗博物馆等等,这是为了在硬建筑体系中享受软环境所营造的人文气息。上河美术馆常年开展美术展览和美术交流活动,美术馆的运作是全国性的,上河城居民有充分机会参与这种交流。上河美术馆作为民间美术馆,把房地产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寻求到另一种美展体制。在住宅小区建美术馆,这是陈家刚的创举,也成为上河城的标志。

这是两个整天忙于和“物”打交道的房地产开发商,却力图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潘石屹喜欢禅宗,向往一种朴素和大气的境界,陈家刚不肯放弃一个建筑师的艺术理想。建筑师的目标与开发商的目标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但他们对此已经形成了一种健康的心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